
養毛孩的過程裡,最讓人頭痛的情況之一就是發現寵物身上有跳蚤,當狗狗不停抓癢、毛裡頭還藏著黑黑小點,飼主往往又急又慌,不知道該怎麼處理。跳蚤不只會讓毛孩皮膚癢得受不了,嚴重時還可能引起皮膚炎、貧血,甚至帶來寄生蟲問題,其實,跳蚤並不是因為寵物不乾淨才出現,而是環境潮濕、外出接觸草地或其他動物時,很容易就被叮上。這篇文章會帶你一步步認識跳蚤的徵兆、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,以及實際可行的防治和預防方式,讓狗狗能安心享受生活。
為什麼寵物身上會有跳蚤?
寵物和我們一樣,生活在日常環境裡,難免會接觸到外界的細菌或寄生蟲,跳蚤之所以容易找上毛孩,其實和環境條件、活動習慣有很大關係,了解這些原因,能幫助飼主更清楚為什麼寵物身上有跳蚤,也才知道後續該怎麼處理。
跳蚤最容易出現的環境
很多飼主會好奇,為什麼寵物身上的跳蚤好像特別常在某些時候出現?其實跳蚤喜歡溫暖又潮濕的環境,所以在春夏交替或梅雨季,特別容易孳生,家裡如果有地毯、布沙發、寵物窩,這些地方就是跳蚤藏身的好環境,狗狗或貓咪一旦在外面草叢裡玩耍,回家時就可能把跳蚤帶回來。
常見感染因素
跳蚤並不是突然冒出來的,多半是因為外出接觸其他動物或環境而被叮上,像是散步時遇到有跳蚤的流浪狗,或是到草地、庭院活動,都可能讓跳蚤趁機跳到寵物身上,而且跳蚤不只存在於夏天,冬天如果室內開暖氣,牠們一樣能活得好好的,所以只要環境合適,跳蚤就能快速繁殖。
跳蚤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(對寵物與人類)
雖然體型小,但跳蚤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小看,被叮咬的寵物會癢到受不了,抓到皮膚紅腫甚至掉毛,長期下來還可能造成過敏或皮膚病,而且跳蚤還能吸血,嚴重時會造成小型犬或幼犬的貧血,更麻煩的是,跳蚤有時會把寄生蟲帶到寵物體內,也可能影響到家裡的人,特別是抵抗力比較弱的小孩或老人。

寵物身上有跳蚤的3個徵兆
有些飼主會以為只有看到跳蚤才算有,但事實上,大多數時候我們不容易直接發現小小的跳蚤,反而是從毛孩的行為和身體變化,就能先察覺到端倪。以下幾個狀況,如果你家狗狗或貓咪有出現,就很可能是跳蚤在作怪。
頻繁抓癢、皮膚出現紅疹或傷口
跳蚤叮咬會引起強烈的癢感,毛孩通常會不停用爪子抓,甚至直接用牙齒啃皮膚,輕微時只是頻繁搔癢,但若情況持續,皮膚就容易紅腫發炎,甚至被抓破流血,有些狗狗會抓到半夜睡不好,貓咪則可能因為過度舔毛,這種抓癢過頭的狀況,是最直觀的警訊之一。
毛髮間有黑色小點或跳蚤卵
觀察毛髮是另一個方法,飼主可以用細齒梳把毛髮撥開,檢查皮膚表面。若看到一顆顆黑色小點,通常是跳蚤的排泄物(也就是吸過血後的糞便);若有白色細小顆粒,可能就是跳蚤卵,簡單的判斷方式是把黑點放在濕紙巾上,如果慢慢擴散出紅褐色痕跡,就能確定是含血的跳蚤糞便。這比直接找到成蟲更容易確認。
掉毛、皮膚變差,甚至出現過敏性皮膚炎
長期被叮咬會讓皮膚承受很大刺激,常見的結果就是掉毛,尤其在尾巴根部、後背或頸部這些跳蚤愛停留的地方,更容易看到一小塊一小塊的掉毛區,嚴重時可能演變成過敏性皮膚炎,皮膚表面不僅紅腫,還會出現脫屑、結痂,甚至散發異味,這時候毛孩不只癢,更可能因為疼痛或不舒服而變得情緒低落。

寵物身上有跳蚤怎麼辦?5個防治方法
發現寵物身上真的有跳蚤時,飼主往往會很緊張,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下手,其實只要按照步驟來,一邊處理毛孩,一邊改善環境,就能大幅減少跳蚤的困擾。以下五種方法,可以依照情況搭配使用。

洗澡+跳蚤梳,清除第一步
最簡單也最直接的方法,就是先幫毛孩洗澡,再搭配跳蚤梳,溫水能讓跳蚤暫時失去行動力,梳毛則能把卡在毛髮裡的跳蚤和卵清掉,這一步雖然不能完全根除,但能馬上減輕寵物的不適,算是最基本的第一步,記得洗完澡後,要把毛吹乾,因為潮濕的環境反而更適合跳蚤繁殖。

藥物與外用防治:噴霧、滴劑、點藥與除蚤項圈
除了洗澡這種物理方式,外用或藥物防治也是常見手段,像滴劑,通常滴在後頸處,藥效能維持數週;口服或點藥則多由獸醫依體重開立,適合狀況比較嚴重的毛孩;除蚤項圈則能長期釋放成分,對經常外出的狗狗來說相當實用。
希望操作簡單,可以考慮噴霧型產品,Baan Pets 貝恩寵物 蟲蟲危機噴霧 主打天然天竺葵香氣,能在毛髮與皮膚表面形成屏障,減少跳蚤、壁蝨、蚊蟲靠近,使用方式也很方便,只要距離狗狗 10–15 公分輕輕噴灑,就能在散步、露營或外出時提供保護。
不過由於天竺葵精油對貓咪仍有爭議,因此主要建議以狗狗為主。
重點整理:
- 滴劑:直接滴在後頸,維持數週防護。
- 口服/點藥:由獸醫開立,適合嚴重情況。
- 除蚤項圈:長效釋放成分,適合常外出的狗狗。
- 噴霧:使用方便,適合日常防護,天然成分更安心。

環境徹底清潔(地毯、床墊、寵物窩)
如果只處理寵物本身,卻沒有動手清環境,很快又會復發,因為跳蚤的卵和幼蟲大多藏在地毯縫隙、沙發、寵物窩或棉被裡,建議把寵物的床墊、毯子、玩具拆下來清洗,平常也要用吸塵器加強清理地板和家具縫隙,丟掉吸塵器集塵袋或清洗濾網時要特別小心,避免跳蚤再度孵化跑出來。

處理戶外環境
很多人會忽略庭院或陽台的影響,如果家裡附近有雜草、落葉,這些地方都是跳蚤的溫床,簡單的做法就是定期修剪草叢,保持環境乾爽,不給跳蚤藏身的機會,若毛孩常在草地玩,也可以在外出回家後,習慣性地檢查或梳理毛髮,降低帶回家中的風險。

聽從獸醫指示
如果狀況已經嚴重,或反覆發生,最好帶去獸醫院,獸醫能依照寵物的年齡、體重、健康狀況,安排最合適的治療方式,例如口服藥物或更強效的處理方案,每隻寵物的體質都不同,不要自行混合使用不同產品,以免造成負擔。

延伸閱讀:寵物驅蟲怎麼做?狗狗皮膚病5大原因+4種驅蟲方式一次了解!
跳蚤可能帶來的健康問題
很多人覺得跳蚤只是小蟲子,頂多讓毛孩癢一點,但其實情況沒有這麼單純,如果長時間沒有處理,不只會讓寵物痛苦,甚至還會引發更嚴重的健康狀況。以下幾個問題,就是跳蚤帶來的典型危害。
過敏性皮膚炎
有些狗狗或貓咪對跳蚤的唾液特別敏感,只要被咬幾口,就可能出現過度的過敏反應,皮膚不只癢,而是會長出大片紅疹,甚至出現小膿包,這就是所謂的「跳蚤過敏性皮膚炎」,常見的情況是毛孩不停舔咬尾巴根部或背後,導致毛掉一大塊,皮膚變得粗糙。
失血與貧血
如果環境裡有一窩繁殖出來的跳蚤,短時間內就可能成百上千隻,牠們會日夜吸食寵物的血液,長期下來,特別是體型小的幼犬或小型犬,很容易因為失血過多導致貧血,輕微的貧血可能只是精神不濟、活動力下降,但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。
感染寄生蟲(絛蟲)
跳蚤不只會叮咬吸血,還可能帶有其他寄生蟲,最常見的是絛蟲,當毛孩因為癢去舔毛或咬皮膚時,很可能會不小心把帶有絛蟲卵的跳蚤吞下肚,這些絛蟲會在腸道裡孵化、生長,導致消化不良、體重減輕,甚至營養吸收不良,這類問題通常需要額外的驅蟲治療,否則會讓寵物長期處於不健康的狀態。

預防跳蚤再次上身的方法
處理完跳蚤只是第一步,如果沒有做好日常維護,跳蚤還是可能再次找上門,其實只要從日常生活中養成幾個小習慣,就能大幅降低復發的機會。
定期使用防蚤產品(滴劑、項圈、噴霧)
除了在發現問題時使用,定期使用防蚤產品也是長期保護的重要方式,像滴劑與項圈都有一定的時效性,飼主只要記得在藥效過期前補上,就能持續提供保護,而噴霧則適合外出前使用,尤其是散步、露營、登山時,能加強防護力。
保持寵物清潔與健康
規律的洗澡與梳毛,不只讓毛孩看起來更乾淨,也能讓飼主更容易發現皮膚上的異常,毛髮保持乾爽,不給跳蚤孳生的環境,是最自然的預防方式,同時,健康的免疫力也能讓毛孩在面對外來寄生蟲時更有抵抗力。
掌握高風險季節,提前預防
在春夏交替或雨季時,跳蚤的數量通常會明顯增加,這些時期如果還要帶毛孩去草地或公園,就更需要加強防護,飼主可以提早在季節到來前,先準備好相關產品,讓毛孩能安心度過這些高峰期。

FAQ
寵物身上有跳蚤該怎麼辦?
第一步先幫毛孩洗澡並梳毛,把能清掉的跳蚤和卵先處理掉,接著使用防蚤產品,例如噴霧、滴劑,幫助延長防護效果,別忘了同時打理家裡環境,否則跳蚤很快會再出現,如果狀況嚴重或反覆發生,最好帶去獸醫院,請專業診斷並安排治療。
寵物身上的跳蚤會不會咬人?
會的。跳蚤叮咬不只會找動物,人類也可能被咬,尤其是家裡有小孩或皮膚比較敏感的人。被咬後通常會出現小紅點、發癢,雖然不一定嚴重,但還是讓人相當不舒服。
為什麼用了防蚤產品還是會有跳蚤?
防蚤產品雖然能降低風險,但並不是百分之百馬上見效,舉例來說,環境裡如果還有大量的卵或幼蟲,就算寵物有戴項圈或用滴劑,還是可能會有新的跳蚤跑上來,另外,有些產品需要定期補充或正確使用,若中途斷掉或操作不當,也會讓保護力下降。
跳蚤只會在夏天出現嗎?
很多人以為跳蚤只有夏天才會有,其實只要環境溫暖潮濕,它們就能繁殖,即使在冬天,如果家裡有開暖氣或溫度夠高,也可能讓跳蚤繼續存活,只是夏天因為氣候條件更適合,所以數量通常會比較多,這也是為什麼全年都需要維持基本的防護習慣。
多久需要幫寵物做一次防蚤處理?
不同產品時效不一樣,一般來說,滴劑大約一個月需要補一次,除蚤項圈可能可以維持好幾個月,整體來說,最好依照產品說明或獸醫指示來操作,這樣才能確保毛孩在不同季節都能維持穩定的防護力。
總結
寵物被跳蚤纏上,對毛孩和飼主來說都是一件很煩心的事,不過只要能及早發現徵兆,不論是洗澡梳毛、外用防護,都能讓情況逐漸好轉,最重要的是,記得持續做預防,而不是等到問題嚴重才開始行動。在日常生活裡,除了滴劑、項圈之外,噴霧型的防護產品也很實用,Baan Pets 貝恩寵物 蟲蟲危機噴霧 成分天然,使用起來簡單,外出前輕輕一噴,就能給狗狗多一層保護。